人民网评:研发投入强度持续创造新高意味着什么?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2021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以下简称“研发投入”)约为2.79万亿元,延续了“十三五”以来两位数的增长态势,同时高于“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年均增长不低于7%的预期目标,实现了良好开局。在研发投入保持较快增长同时,研发投入与GDP之比也持续提升,达到了2.44%。
研发投入强度持续创造新高,成为我国创新活力更加澎湃、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的有力保障。在国际上,研发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用于研发活动的经费支出,则体现着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1年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132个经济体中位列第十二位,自2013年起,9年间提升了23个位次。
在研发投入经费保持稳定较快增长同时,也要看到,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我国研发投入在规模、结构和效能等方面仍有不足。持续有效发挥创新第一动力的引领作用,离不开高质量的研发投入水平。因此,未来应进一步加快推进科技政策落实落地,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包括研发经费在内的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提升研发投入强度,需要“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方面,全社会从事研发活动的主体涵盖了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科技企业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另一方面,随着研发活动链条的延伸,协同创新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新型研发机构以及由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等,又极大丰富了研发主体的范围。研发投入规模和强度的加强,需要研发主体真心实意、真金白银的行动。近年来,随着创新动能有效增强,以及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和项目管理等激励政策不断完善、落实到位,进一步激发着高科技企业等研发主体的投入热情。高效的研发投入和高效的研发产出形成良性循环,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供着坚实保障。
发挥研发投入的支撑作用,离不开结构优化和效率优先。例如,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取得新发现、获得新知识,作为科技创新的“总开关”,它所代表的原始创新能长久传导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2021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中,基础研究经费为169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占研发经费比重达到6.09%。基础研究经费比重的逐步加大,正是国家高度重视基础研究、有力支撑基础研究的实际作为,也推动着空间探测、核物理、量子科学、生物工程等多个原始创新领域取得新突破。在提升研发投入效能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赋予科学家更大经费支配权,确保钱花在刀刃上,确保科研项目取得成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作为创新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在全社会的支持下,研发经费投入的大幅增长和有效使用,将持续激发出创新活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新闻
- 有温度有力量 南京依维柯批量交付21台移动医疗巡诊车
- 淮北市相山区总工会组织求职者走进企业体验岗位
- 青海:24条措施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
- 安徽省消保委提起13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
- 浙江省宁波市消保委公开约谈二手车经纪协会及成员单位
- 工信部发布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 青浦区人民检察院提醒消费者:远离“三无”电动自行车
- 广东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
- 酒驾一定是喝了酒吗?这点误解要澄清
- 湖北“3·15”消费投诉和解平台正式上线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
- 关注:对标新修改的工会法 完善地方性劳动法规定
- 秦皇岛市总探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新路径
- 截至2021年底 全国乘用车产能利用率仅为52.47%
- 铁道部退票最新通知:旅客列车车票免费退票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维护消费公平十大典型案例
- 中升之星被投诉 奔驰4S店维修使用拆车配件?
- 开往春天——山城“花海列车”上线
- 青海互助:冰雪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 “湘情·乡韵——傅真忻绘画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 擦亮后冬奥时代的“冰雪名片”
- 文学是个超时空机器
- 重庆首座“零碳”供电所投运
- 消费新力量 年轻新态度